《临江仙》读后感800字
一直钟情于纳兰容若的小令,幽幽的思念交融于字里行间,总觉得读纳兰,也可染上细腻的情思。不禁自忖:为什么会细细揣摩这离歌的心境?
“点滴芭蕉心欲碎,声声催忆当初。欲眠还展旧时书。鸳鸯小字,犹记手生疏。倦眼乍低缃帙乱,重看一半模糊。幽窗冷雨一灯孤。料应情尽,还道有情无?”
纳兰的诸多作品中,不乏人人耳熟能详的名句,而这一曲《临江仙》,却使我读来最为动容。
心欲碎,声声催,让人仿佛看到他在声声呼唤,肝肠寸断,怎能不叫人心酸?忆当初,这千古难寻的多情之人,竟无伊人相伴,在思念中度过一生。
缃帙乱,眼前虚实交错,沉溺于梦境之中,或有那人浅笑嫣然。睁眼,却只有孤灯一盏,寒窗一扇。这般情深意切,怕已不是普通的情谊,正所谓:情人易得,知音难觅。
还道有情无?纳兰料得痴情已尽,只想得一人相伴,而那人却已步步远去,可否再续前缘,再相聚?
“一生一代一双人,争教两处销魂。相思相望不相亲,天为谁春?”
这首《画堂春》,该是纳兰脱口而出的心里话吧:明明天造地设一双人,偏偏要分处两地;明明是琴瑟和鸣的一对璧人,却只能遥遥相思相望、销魂神伤。谁能体会这样一个集才华、富贵、权势于一身的皇帝身边的宠臣,内心竟是这般地寂寞、孤独而沉痛!
纳兰,这个情深不寿的才子,生命短暂却又拥有诸多故事;他风华绝代,却也受尽造化捉弄。他的人生,终究离情别绪,暗香萦绕。
難怪王国维曾在《人间词话》中提到:“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,以自然之舌言情。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之风气,故能真切如此,北宋以来,一人而已。”能让一代大师评价“北宋以来,一人而已”的纳兰,内心又是何等地凄楚呢?
多情,却可惜他用情太深,在生命最绚丽的年头悻悻而去。他几乎拥有世间的一切,却唯独快乐缺席。他是一个天才,但总羡慕凡夫俗子的幸福。纳兰是一个饱受相思苦的可怜之人,或许他的早逝是上苍的怜惜,又或许他本不属于这人间。设想:若是纳兰再活久些,他是否会望着一窗凛冽刺骨的冷雨,思念他几乎已不记得容貌的亡妻,无尽苦痛,郁郁而终呢……
纳兰,以他多情的文字,倾诉着相知之福、相离之苦,却又能让人感受到,其中蕴含着超越世间一切的情愫。那是他——一个所谓“富有”的人的孤独。这种钻心的苦痛,这种砭骨的严寒,世间又有几人得知?财富、权力并不能带走寂寞,有了幸福之所在,纵使日日清茶淡饭,布衣长衫,也像是拥有全世界一般的心满意足。
读罢全词,掩卷抬头,窗外正细雨飘丝。不禁喟叹:上苍给予纳兰如他的小令般短暂的一生,但这情思,却是幽远又绵长。一窗冷雨,凄凄切切,昭示着他注定终生与孤独相伴。